當面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勁、產生負面情緒,甚至嚴重到想要結束生命,這些都是憂鬱症症狀,許多人對於憂鬱症或許不自覺,但卻深深的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作息,有些人不想要尋求憂鬱症治療,久而久之可能會加深憂鬱症症狀,那憂鬱症是什麼呢?每個人的憂鬱症症狀都相同嗎?如果我有憂鬱症該如何治療?本篇就帶大家深入了解憂鬱症的相關資訊。
內容目錄
Toggle憂鬱症是什麼?
根據2021年WHO統計約有3.8%的民眾受到憂鬱症的影響,憂鬱症主要分為3種,輕度憂鬱、中度憂鬱、重度憂鬱,不同的程度影響日常生活的嚴重程度也有所差異,在人際關係、工作、生命安全健康等都會深受憂鬱症而有所波動,而最嚴重的結果-自殺也在15-29歲中成為第四大死因。
憂鬱症和一般低潮的情況有所不同,他是一種持續的症狀,有可能因為外在的壓力,或是自己給於自己的限制、目標所造成,若是有憂鬱症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就可以考慮尋求治療。
憂鬱症症狀延伸閱讀: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?憂鬱症前兆有哪些?初次看診前的自我檢測
憂鬱症原因是什麼造成的?
憂鬱症是由3大原因社會、心裡、生物相互影響所導致:
- 社會:社會的觀感、生活壓力等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COVID-19流行導致於工作、親人間、休閒收到了限制,導致民眾憂鬱的比例提升25%。
- 心理:過去生活經歷、壓力、年少失去至親、重大創傷等。
- 生理:內分泌失調、大腦構造、遺傳疾病、產後憂鬱症、更年期等。
憂鬱症不但會影響個人情緒,久了也會影響思考,導致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等症狀,甚至影響到身體健康。
憂鬱症症狀有哪些?
憂鬱症症狀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會有所不同,以下整理常見憂鬱症前兆,可以評估自己是否有符合其中幾項,若是症狀持續發生沒有減緩的跡象,可以考慮尋求高雄心理諮商由專業心理師協助您脫離憂鬱症的困擾。
- 負面情緒,長時間無法感受快樂、鬱悶
- 易怒或感到焦慮、頭腦不停思考
- 對於生活提不起勁失去興趣
- 體重減輕或體重增加
- 失眠或嗜睡情形
- 感到疲憊及失去動力
- 注意力不集中、思考遲緩
- 情緒起伏大
- 對生活感到無助
- 自我價值懷疑、感到罪惡感
- 自殺、自殘意圖
憂鬱症治療方式4大類
一般憂鬱症治療會有藥物治療、從作息改善、心理諮商以及物理治療,身心科診所或是醫院找專業的精神科醫師、心理師會依照患者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憂鬱症治療方式,幫助改善憂鬱症症狀。
藥物治療
憂鬱症發作時多巴胺(dopamine)、血清素(serotonin)、正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)的濃度較低,可以根據身心科醫師指示服用治療憂鬱症藥物,主要是增加以上三項物質的濃度,來減緩憂鬱症症狀,依照症狀的嚴重程度來增加或是減少劑量,直至症狀消失時停藥。
非藥物治療
透過改善生活作息(熬夜、飲食不正常等)、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(少接觸刺激性物質像是菸、酒、咖啡),來改善憂鬱症的症狀。
心理諮商
藉由心理師提供心理諮商服務,從而了解造成憂鬱症原因,理解後進而引導、提供鼓勵、傾聽,主要在協助釐清導致憂鬱症原因,並提出改善方式,給予正面能量、導正錯誤觀念,協助憂鬱症患者一起走出症狀的困擾。
物理治療
rTMS 重複跨顱磁刺激治療,藉由磁波刺激大腦改變大腦神經的活性,若是嘗試過藥物治療都無法改善者可以考慮接受rTMS治療,但若身體有金屬植入物,像是心律調節器、人工耳蝸等就較不適合,建議可以由身心科醫師評估後再決定。
如何幫助憂鬱症走出來?
憂鬱症如上述所說是可以透過藥物治療、心理諮商、物理治療的方式來治療,但最主要的還是日常生活的改善,除了自身調養與改變生活方式外,親朋好友的陪伴、理解、鼓勵也是很重要的一項,在與憂鬱症患者的相處過程中,以聆聽的方式幫助紓壓,以鼓勵的方式幫助走往正向,在他們的身邊扮演一個支持的角色,對於受到憂鬱症困擾的人們是個很大的幫助。
高雄身心科診所
若您有憂鬱症需要尋求身心科、心理諮商的幫助都可以與我們聯繫。